?
發布時間:2021-03-11 15:14:58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 題:開局“十四五” 企業新作為|東易日盛董事長陳輝:科技賦能 深耕家裝產業互聯網
新華網 李連章 劉覓覓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面對新的發展階段、環境和條件,企業如何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東易日盛董事長陳輝認為,國內大循環帶來了廣闊的消費市場,家裝企業要結合自身修煉內功,發力產業互聯網,從而提升生產效率。東易日盛堅持把數字化轉型、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戰略支撐。集團將通過新技術、新模式和新產品的不斷創新,布局家裝新零售,通過科技家裝的深度賦能,實現消費者裝修的場景重構和體驗升級。
產業互聯網將真正解決行業痛點
“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經濟形態,正在成為推動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各地將迎來數字經濟競爭優勢的全面重構。近幾年,國家提出大力發展以數據中心、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基建”,推動數字經濟跟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陳輝認為,互聯網家裝基于消費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客戶互動體驗的問題,但真正的交付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而產業互聯網卻可以同時解決家裝行業效率、體驗和交付等方面的問題,消除行業、企業和客戶痛點,使家裝企業成為真正的互聯網時代的家裝。
“家裝產業互聯網是將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化設計、SAAS系統等技術將滲透到家裝全鏈條,徹底打通營銷、轉化、設計、訂單、生產、物流、倉儲、安裝、施工、售后等各個環節,完成傳統家裝向科技家裝的轉型升級,保障客戶的良好交付。”他如此闡釋產業互聯網在家裝行業的應用,“近年來,東易日盛集團率先啟動科技化轉型,已擁有200余項專利,是家裝行業中率先通過國家認證的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發力數字化轉型 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裝修涉及的產業鏈條長而復雜,往往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最終導致交付延遲,消費者的滿意度卻因此大打折扣。而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家裝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環保、個性和高效成為消費者的普遍訴求,也給行業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如今,人工成本逐漸上升,因此,必須用科技來引領,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實現高質量發展。”陳輝坦言,傳統的CAD畫圖、施工、傳遞訂單等方式依然是行業常態。而“人”讓位于“系統”,將裝修全程的信息上傳云端形成大數據,重構裝修流程,將更精確、嚴謹和高效。
具體而言,東易日盛運用數字化科技手段聯通家裝全業務,囊括了數字化營銷獲客、數字化銷售管理、數字化設計和智慧交付四大系統,客戶畫像和報價模糊、服務效率低下、預算不精準等問題將得以解決,而全系統的閉環大大提升客戶滿意度。
“用戶可以在自己家里,利用人機交互,借助后臺海量數據計算,實現定制化服務。”陳輝描繪出這樣一幅畫面,“客戶在東易日盛做了一次裝修后,如果現在想要孩子,需要把之前書房改為嬰兒房,只需要通過人機對話輸入要求,系統就可以根據之前存儲的數據給出裝修方案,而鑒于之前已經建立的信任,實現一鍵下單。”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開始將這些變為現實。”據他介紹,集團開發的4D云·全屋定制設計系統可以實現三維模型顯示、信息管理、設計過程可視化、即時報價。設計過程中可視化,更直觀、易看懂,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材質、顏色、風格、布局都可以實時替換,即時渲染,設計方案效果立即呈現,方案報價即時可見,最終方案進行VR云臺720度沉浸式體驗,使用戶設計方案決策周期縮短80%,這些都極大地改善了客戶的體驗感。”
存量房市場已成為行業新增長點
根據貝殼研究院數據,2020年全國二手房交易金額達7.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1%,創2015年以來最大值。北京、深圳、廈門、上海、廣州的二手房成交占比分別高達72%、70%、67%、61%、57%。
“我認為家裝行業將迎來又一個春天。”陳輝表示,在“房住不炒”的基調下,伴隨著消費升級,將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需要改善家庭的居住環境,這正是家裝企業未來的機會。
“現在存量房業務已經占到70%,我相信還會越來越多。”他分析,“許多消費者并不是沒有裝修的消費需求,而是以往的裝修經歷帶給他們不愉快的體驗。我們在做的恰恰是在體驗感方面升級,例如推出局部裝修業務、面向中高端客戶分別提供個性化產品等,從而實現消費升級。”
陳輝表示,產業互聯網趨勢下,家裝行業未來會不斷向數字化營銷轉化、向人工智能及數字化設計、智慧供應鏈、智能制造等方面加速發展。
“我們將積極擁抱家裝產業互聯網的新機遇,堅持用科技賦能家裝,用科技的力量推動家裝行業新變革,重塑家裝產業未來。同時,始終堅守客戶價值第一,繼續為消費者創造全新的家居體驗。”